一等獎:后溫家梁煤礦 乳化炸藥裝藥方式改進
改造人:總工程師 張強、爆破隊隊長 李四
采場鉆孔裝藥原來采用直接向孔內投擲藥卷和用繩索吊裝兩種傳統方式。原有的裝藥方式會使藥卷破損,密度變差,破壞乳化炸藥原有的爆炸性能,同時鉆孔裝藥量加大,增加爆破成本,還存在卡孔現象,影響爆破效果。為解決以上問題,現采用吊帶吊裝的方式,不僅操作方便,減少了卡孔現象,在保障安全的同時,節約了成本,起到了較好的爆破效果。
二等獎:榮恒煤礦 RTK測量儀器供電電源改造
改造人:總工程師 柴二榮、常務副礦長 吳志綱、技術科長 李鵬山
現用RTK 測量儀器電源屬外置鉛酸蓄電池供電,使用一段時間后電能下降,需重新充電,致使架設儀器效率和電源利用率低,測量過程占用時間較長,對生產剝離造成一定影響。通過對RTK測量儀器充電電源改造,利用太陽能發電板和一個220V電壓轉換器,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作為RTK測量儀器的供電電源。采用太陽能給測量儀器供電,可以穩定供電,還能保障持續進行測量作業,提高測量效率。
二等獎:大自然公司 殺菌機降溫水系統改造
改造人:安全副經理 馮建秀、乳品廠廠長 高軍
乳品廠生產期間,殺菌機需用自來水對物料進行降溫(從138℃高溫降至20℃常溫),原工藝系統是將降溫水直接排至下水道,造成水資源的浪費。通過技術改造,將降溫水收集到制冷車間冰水箱內,再通過水泵、液位控制器及DN50塑料管,將降溫水收集到水泵房水窖內重復利用。乳品廠全年開機136次,累計生產約420小時,殺菌機每小時需降溫水6噸,全年需自來水2520噸。通過對降溫水系統改造,全年可節約自來水2520噸,節省深井水泵耗電1200度。
二等獎:武家梁洗煤廠 除塵系統改造
改造人:廠長 劉志昌、副廠長 馬占元、機電主任 張彥峰
原煤系統粉塵污染問題一直難以得到有效改善,以前采用灑水降塵,若灑水用量少,降塵效果不明顯,若灑水量過多,又會造成溜槽粘堵、皮帶物料提升困難等問題,尤其在冬季,粉塵更難以抑制。通過對噴霧系統改造,將壓風接入防塵系統,在原煤各個導料點安裝多處噴霧,尤其是在導料槽處增設較密集的噴霧裝置,壓風水通過噴嘴噴出干霧,利用超細干霧顆粒與粉塵顆粒相互碰撞、凝結,從而實現降塵,達到控制粉塵的目的。通過對降塵系統技術改造,原煤系統80%以上的煤塵得到抑制,使生產作業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
三等獎:內蒙古烏瀾大酒店 空調二次循環系統改造
改造人:水暖主管 李紅雄、鍋爐工 寧利利、 維修工 康建兵
酒店原空調二次循環系統利用的是自來水,水質硬,容易在板式換熱器、循環管道和空調風機內部結垢,不僅增加能耗,而且對設備造成腐蝕。通過對原有軟水設備改造,用軟水替代自來水,將軟水注入空調二次循環系統,大大減少了設備及管道的結垢問題。通過對空調二次循環系統的改造,增加了熱交換效率,降低了能耗,減少了設備及管道的維護費用。
三等獎:烏蘭純糧酒廠 釀酒車間大曲上料方式改進
改造人:副經理 秦國強、釀酒車間主任 劉虔
釀酒車間水蒸汽較大,上料步梯濕滑,尤其在冬季,車間門口附近設備有結霜現象,每班220公斤的大曲需人工肩扛到高2.5米的料斗臺上,不僅勞動強度大,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解決這一問題,對大曲上料方式從人工肩扛改為機械提升,即用無縫鋼管自制支架,用廢舊三角皮帶做吊帶,利用小提升機,將大曲(每袋30--40Kg)直接吊至料斗臺。大曲上料方式的改變,減輕了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也消除了人工負重爬梯的安全隱患。
三等獎:溫三號煤礦 局部通風機消音裝置改進
改造人:掘進一隊隊長 張禮強、掘進二隊隊長 韓利軍
溫三號煤礦掘進工作面在用的FBDNo6-2×11KW局部通風機使用年限較長,設備老化,風機運轉時噪音較大(120分貝),為保護員工身體健康,煤礦與設備廠家共同研究,對現有消音裝置改進,加裝了專門定制的消音裝置,使噪音降到了60分貝以下,滿足了生產作業場所噪聲不得大于85分貝的要求。有效的降低了噪聲,極大的改善了生產作業環境。
三等獎:溫家塔煤礦 綜采工作面單軌吊電纜吊掛方式改進
改造人:生產副礦長 張軍、綜采隊檢修班長 折強
溫家塔煤礦22108綜采工作面單軌吊原有吊掛電纜為垂直布置,共設六層。移動設備列車時,因電纜緊固件對電纜的固定效果不好,容易磨損電纜,存在漏電的安全隱患,同時電纜布置比較凌亂,標準化管理難度大。通過對單軌吊上的電纜車布線槽進行加寬改造,即由原來的六層減少為三層。改造后,布線槽對電纜的緊固性增強,在電纜的拉動過程中,不會對電纜造成磨損,且三層平行吊掛,克服了垂直吊掛中電纜易拖地、張緊程度不均勻等問題。同時延長了電纜的使用壽命,消除可能存在的漏電安全隱患,也有利于標準化生產作業管理。